珠三角地区(广东省)
模具类型:注塑模具和冲压模具为主,精密模具和复杂模具在汽车、电子领域表现突出。
产值:占全国模具总产值的40%以上,拥有世界最大的模架供应商和亚洲最大模具制造厂。
就业前景:数控加工、模具设计人才需求旺盛,技术工人缺口较大。
工资水平:技术工人月薪普遍高于其他地区(约8K-15K),高级工程师年薪可达20-30万。
江浙沪地区(江苏、浙江、上海)
模具类型:上海以汽车模具、IT行业精密模具为主;江苏以汽车零部件模具为核心;浙江以塑料模具为特色。
产值:上海年产值近100亿元,江苏年销售额50-60亿元,浙江模具企业集中在宁波和台州。
就业前景:汽车模具、IT精密模具领域需求强劲,研发和技术管理岗位需求增长。
工资水平:技术工人月薪略低于珠三角(约7K-12K),研发人员年薪约15-25万。
京津地区(北京、天津)
模具类型:注塑模具占主导,天津以手机配套模具和汽车模具为特色,外资企业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产值:天津年产值超50亿,年均增长15%。
就业前景:外资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集中,技术工人和研发人员机会较多。
工资水平:技术工人月薪略低于东部沿海(约6K-10K),高级工程师年薪18-28万。
中部地区(安徽、湖北、湖南)
模具类型:安徽以汽车模具、橡胶模具和注塑模具为主;湖北、湖南侧重家电和机械模具。
产值:安徽形成多个产业集群,产值逐年增长,但整体规模仍小于东部地区。
就业前景:产业转移带动技术工人和管理人才需求,处于快速发展期。
工资水平:技术工人月薪低于东部(约5K-9K),研发人员年薪12-20万。
结论:
珠三角地区:产业链成熟,产值占比高,技术设备先进,出口导向型企业密集,精密化、复杂化趋势明显,未来可依托汽车、电子等产业持续升级。
江浙沪地区:汽车、IT模具需求旺盛,专业化分工明确,技术研发投入大,国产化率目标明确。
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政策支持力度大,成本优势显著,未来可能成为东部产能转移的核心承载地。
综合判断:
珠三角地区:短期内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
江浙沪地区:在高附加值领域的增长空间较大。
中部地区:因成本优势和产业集群初具规模,长期潜力值得关注。
文章来源:广州国际模具展览会
2026亚洲国际模具展将于2026年3月4-6日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广交会展馆)举行。门票领取观众预登记及更多精彩论坛活动,欢迎登录2026亚洲国际模具展官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对转载有任何异议,请联络本网站,联系方式:020-38217916;我们将及时予以更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