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亚洲国际模具展即将于2026年3月4-6日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广交会展馆)举行。邀您关注今日新资讯:
2025年一季度,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汽车产销数据,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756.1万辆和747万辆,同比增长14.5%和11.2%,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增长50.4%和47.1%,占比超过四成。新能源汽车模具机遇挑战伴随汽车销量激增而兴起!
新能源汽车模具机遇:抓住产业转型的“新风口”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模具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新能源汽车对模具的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车身轻量化推动了铝、镁合金等新材料模具的应用,电池、电机等核心部件则需要更高精度的结构设计。同时,智能化浪潮下,车载雷达、智能屏幕等精密元件对模具精度的要求近乎苛刻。这些变化为模具企业打开了高端化、智能化转型的“机会窗口”。
产业链协同创新成为趋势,车企与模具厂的关系正从“甲方乙方”转向“联合创新伙伴”。主机厂需要模具企业提前介入设计环节,共同解决新材料工艺难题,而模具厂通过深度参与研发,不仅能提升技术壁垒,还能抢占产业链高附加值环节。这种“共同成长”的模式,让技术领先的企业获得更多话语权。
数字化技术正在颠覆传统生产模式。从设计到制造,3D建模、虚拟试模等技术让模具开发周期大幅缩短。智能工厂中,机器自动调整参数、实时监测精度,传统“老师傅经验”逐渐被数据驱动的精准制造替代。拥抱数字化的企业正在甩开“低价竞争”的泥潭,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此外,新能源汽车模具市场规模也在迅速增长。2025年,新能源汽车模具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200亿元,其中一体化压铸模具需求爆发。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模具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到2030年,中国汽车模具市场规模将达到约3500亿元。
新能源汽车模具挑战:跨越转型路上的“拦路虎”
技术门槛陡增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模具行业面临的技术挑战愈发严峻。新材料如铝、镁合金的广泛应用,以及新工艺如高精度成形、热处理等技术的普及,使得模具研发从传统的“机械加工”转变为“多学科融合”。企业不仅需要掌握金属成型技术,还要精通材料科学、热力学分析,甚至软件算法。许多传统模具厂因技术储备不足,陷入“接单难、做不好”的困境。
人才断层危机
新能源汽车模具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行业既需要能操作精密设备的新技工,也需要懂编程、会仿真分析的复合型工程师。然而,现实中年轻人才更倾向于互联网、新能源整车等领域,模具车间“青黄不接”的现象愈发突出。如何培养和留住人才,成为企业生存的关键课题。
重资产投入压力
高端模具研发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包括昂贵的数控机床、检测仪器和软件系统。智能化改造更是需要持续的资金支持,这对中小企业来说是一场“资金耐力赛”。许多中小企业面临“不升级被淘汰,升级又怕亏本”的两难抉择,行业洗牌加速已不可避免。
全球化竞争加剧
中国模具企业不仅要与本土同行“拼技术”,还要应对国际巨头的竞争。德国、日本的老牌企业凭借数十年的技术积淀,仍把控着高端市场,而东南亚新兴厂商则以低成本争夺中低端订单。中国模具企业如何在“夹击”中走出差异化道路,考验着企业的战略眼光。
市场机遇与发展趋势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新能源汽车模具市场仍具有巨大的发展机遇。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模具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200亿元,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到2030年,中国汽车模具市场规模将达到约3500亿元。模具企业需要抓住这一“新风口”,通过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产业升级,提升自身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广州国际模具展览会
2026亚洲国际模具展即将2026年3月4-6日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广交会展馆)举行。更多精彩论坛活动,欢迎登录官网 https://asiamold.gymf.com.cn
凡本网注明“来源: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对转载有任何异议,请联络本网站,联系方式:020-38217916;我们将及时予以更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