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week机器人网:今年以来服务机器人持续火爆,对于早期进入该领域的企业而言,会感到面临危机。
现在市面上一时间确实涌现太多的早教、陪伴、送餐等机器人,很多行业人士担心机器人行业会不会重蹈覆辙。
在国内,我们看到太多的行业,起起落落都有相似性,机器人行业会不会重蹈覆辙,现在还不好说,但是有些言论值得我们仔细去观察。
每个人的知识水平与经历都不一样,因此,对事物的看法也会不一样,我们要有容忍不同意见的存在,只要分歧越多,观点越多,机器人这个行业发展才会更加灿烂。
中山市大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谷电子)总经理赖荣杰的话语很大胆,也很豪爽,赖荣杰说:“能代替人类工作的机器人才叫机器人,尤其是在困难的环境中代替人类工作。送餐机器人只能送餐,代替不了服务员,所以没有价值,未来一定会被淘汰出局。”
大谷电子总经理赖荣杰
“现在大家一窝蜂的进入机器人这个领域,跟2009年做上网本的那一批人一样,那时候一批技术人员回老家筹钱,去开模制造上网本,结果死了很多追求量产的创业者。”
现在的机器人行业确实很火爆,但是跟光伏与LED产业相比,机器人行业发展还是很合理,但走势会不会与上网本相似,我觉得两个行业没有可比性。但无论如何,我们要容纳更多的不同意见,让行业人士对机器人有不同的见解。
记者:看了你们的网站,公司运作很久了,教育机器人、送餐机器人、家庭机器人都有涉及,现在你们主推的是什么产品?目前三大块领域,哪块业务占比最大?
赖荣杰:我是2002年在台湾开始做机器人,2004年到大陆办厂。那个时候,我们主要做教育类机器人,教高校的学生如何学习编程,配合德国的太空总署。
所以到目前为止,教育机器人在我们公司占据60-70%的营业额,也是我们主推的产品。
到了中国以后,慢慢的接触一些院校,比如:哈工大、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大学等,帮他们的实验室做项目。
到了2009年,我们开始做服务机器人,那个时候服务机器人很少有人知道,只有我们在这个圈子里的大学教授,才知道服务机器人,大家凭着兴趣一起努力在寻求突破。
大谷电子从2004年开始一直在做运动系统,我们的运动系统有我们自己的优势,所以我们凭着自己的运动系统开始进入服务机器人领域。
记者:听说康力优蓝的“小优”,是有韩国人设计的,之前他是先找你,当时你为什么没有接下这笔业务?
赖荣杰:2006年的时候,一位韩国的设计师找上我们,他带来一款手工样品,就是“小优”,对方开价100万元,买他的设计。
那时候,服务机器人还是概念性的东西,都不知道市场在哪里?而且对方开价太高,所以当时拒绝了。
后来这款产品卖给了杰思谷,听说产品卖不起销量,亏了几千万元,后来又卖给了紫光优蓝,
之后紫光优蓝又被康力电梯控股,改为“康力优蓝”。
自从杰思谷垮掉后,从这里面出来很多工程师,各奔前程,他们都拿着小优的板子,稍作改进,也就是现在市面上看到的形状差不多的机子,比如:小优、小可、小强、小勇等一大推外形相似的产品。
记者:今天采访主要针对大谷智能管家机器人,这款产品目前有什么功能?与同行比,它有什么优势?
赖荣杰:我是站在价格的因素去考量。原先定义为家庭娱乐机器人或者儿童陪伴机器人,但是小孩子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大概就是3-5天,我认为价格超过1300元以上的产品很难进入家庭里面。
所以我要做的就是1000元以下的产品。
这款大谷智能管家机器人,蓝色的头盔内部装的是wifi转红外的遥控器,市面上已经有很多wifi转红外的遥控器,它可以把家庭所有的红外装置的遥控器集成在一个控制板里面。
所以使用这款机器人可以用手机去遥控机器人,去调控空调。
两个轮子的移动装置,解决固定网络摄像头的问题,以及固定的智能遥控器的缺点。
如果有人问我们的产品有没有核心技术,我实话说没有,我们的能力就是整合资源,包括:网络摄像头、传感器,加上我们自己擅长的移动底盘组合起来。
它跟其他产品一样,可以通过wifi网络跟人对话,也支持多方对话。重点是它的零售价是899元/台。
这是我十几年研发机器人的心得,如果机器人过渡追求功能会造成消费者无法接受的价格。
我们与同行的区别就是,像市面上的小优、小勇都做的太完美了,就是因为太完美,价格才会居高不下。
记者:目前市面上早教、陪伴、管家机器人形状都差不多,这三个方向都可以定位,你们为什么定位智能管家机器人?
赖荣杰:市面上看得到的早教机器人都是玩具加上机器人外形,陪伴机器人也是一样,就是一个玩具,加上语音处理,管家机器人也是这样的机器。
目前不管是早教、陪伴,还是管家机器人都是着重语音处理。我之前回答过,目前机器人没办法进入家庭就是因为价格,产品价格居高不下,很多家庭宁愿拿这笔钱花在其他东西上,也不愿意去买一个机器人。
像科大讯飞、图灵的语音模块都太贵了,加上去产品价格就很贵。
大谷电子本身的专长就是移动系列的机器人平台,移动式的机器人搭配摄像头,把这一项转变为我们的卖点。
所以我们放弃语音的处理,我们转向移动式摄像头加智能家居的控制器,至于对话我们是采用微信的功能,摄像头也可以随时看到家里的事物。
所以早教与陪伴的定义不适合我们,管家比较适合我们。
记者:你们进入行业比较早,根据你的观察,机器人行业近几年来都是如何变化?能否描绘一个发展历程?
赖荣杰:机器人在我心目中的地位是代替人类工作的才叫机器人,尤其是在困难的环境中代替人类工作。
这两年机器人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然后大家都犯了一个错误,他是不是真能帮助人类工作?服务机器人不代表送餐机器人,现在做服务机器人的企业,都是做送餐机器人,帮客户送餐。
送餐机器人就是把食物送到餐桌,但是它没办法把菜端到桌上,还是需要服务员去端,所以它代替服务员的效能非常低。
如果问机器人这几年的发展历程,这里主要讲服务机器人。
大概是从2009年开始,很多高校,如:广州工业大学、广州大学等,向政府申请研究经费,投入服务机器人的研发。那个时候除了几个高校外,几乎没有人知道什么叫服务机器人。
那个时候也没有wifi,这个也算是最大的困难点。每一台机器人内部要安装一台手提电脑,利用手提电脑充当机器人的运算中心,所以整个机器人是非常笨重的,也不讲究它的外形是怎样。
整个机器人爆发应该是从去年开始的,科大讯飞和图灵投入很大的研发费用,让语音处理有很大的突破,这两年还有一个重大突破是GPS的导航系统,很多高校宣传他们已经突破了,就是室内地图绘制的技术。这让制作一台机器人的变得简单。
现在机器人非常的火爆,大家一窝蜂的进入这个领域,跟2009年做上网本的那一批人一样,上网本是平板电脑与智能手机之间的周期产品,那时候一批技术人员回老家筹钱,去开模制造上网本,但是上网本周期就只有6个月,那个时候死了很多追求量产的创业者。
所以这种现象值得大家仔细观察。
记者: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你觉得未来两年服务机器人会到达什么程度?皆时它可以做到哪些事情?
赖荣杰:先讲服务机器人几个核心技术,人脸识别、室内地图绘制、定位导航、语音处理等。
人脸识别很多年前就被突破了,现在单价都降到700-800元一个模块,室内地图绘制和定位导航,以前都属于重点高校的课题,需要国家投入1000万元以上去解决,现在这两年很多公司拿到投资人的钱后,积极研发,基本上也都已经攻克了。
语音处理,像科大讯飞、图灵等,投入很多研发费用,目前技术上也有非常大的突破。
语音技术的突破,让机器人进入幼儿园,以及陪伴小朋友读书已经没有问题,技术上的突破已经让机器人变得比以前智能。
但是整个问题的核心是,如果机器人不能在困难的环境中,代替人类工作,那么这个机器人的研发是没有用的。
所以我认为目前的送餐机器人没有代替服务员工作的价值,未来会被淘汰出局。
服务机器人另外一个领域,医疗机器人也在炒作。因为医疗机器人牵扯到国家法律的问题,只要医疗设备的标准不改变,医院也不敢使用。
我觉得未来两年的趋势变化,第一,送餐机器人的发展我不看好;第二,语音技术的突破,可以让机器人进入教育市场;第三,语音技术搭配室内定位以及地图绘制,迎宾和导购机器人将会被大量使用,前提是室内定位与地图绘制产品价格必须要下降;第四,就是商业活动,商业机器人可以代替明星去举办活动,这一块也是需要大量的机器人。
医疗机器人,它是受制于国家政策,另外涉及到人命关天的事情上,医院还是有所顾虑,所以进展会非常缓慢。
记者:目前服务机器人产业是中上游领域很火,但是终端渠道很冷清,在市场开拓方面,你们准备如何开展?
赖荣杰:我们是从2009年开始一直在研发服务机器人,像今年这样子,这么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我是很吃惊的。目前做服务机器人的企业都处在烧钱的阶段。
业内一些知名的公司,都是依靠资本存活,要研发一款服务机器人,需要投入的资金太庞大。如果没有资本是玩不起,很多公司拿到A轮、B轮的资金后,还在烧钱,像我们这样的公司,不对外借钱,也不去融资,可能这两年我们也会慢慢退出这个市场。
我是做教育机器人起家的,所以我还是回到教育机器人领域来。
我们公司最近接了澳门私立中学的案子,帮他们培育中学生,第一期,应该在今年暑假开展,有20个学生在我们公司受训。
目前我们制作的两款机器人,一款是维纳斯,另一款是丘比特,这两款机器人的结构设计我都整理到课本里,供学生学习。
服务机器人是一个朝阳行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培养的学生,未来可以在各个机器人公司任职,我们可以做机器人领域的黄埔军校。
记者:看了你们的网站,前期专门做国外市场,可否分析一下国外市场与国内市场的差异在哪里?
赖荣杰:国外的人工成本很高,是中国人工成本的几十倍,中国是从劳动密集型一下子跨到资金密集型,所以才一下子把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炒的这么火热。
但是国外这20年里,他们一直在做节省人工成本的努力,比如:在美国,很早就有所谓的洗碗机器,他们都不用人工,都用洗碗机器去洗盘子。
在国外,我们日常生活中,该用机器代替人工的,基本上都代替了,所以在他们眼里,服务机器人能帮助人类什么呢?他们完全是此否定的态度。
所以,我的结论总结至国外,在国外,服务机器人是非常冷清的,因为所有代替人工的,他们都做了。但是,在国内,我觉得国外就是一面镜子。
反而是我们国家最新出台的激励政策,提到机器人,这是我们要关注的,但是这里提到的机器人是救灾灭火机器人。就是特种机器人。
特种机器人的领域很广,我觉得特种机器人才是真正能帮助人们的机器人,就比如:火灾,让机器人去处理,可以避免消防员无谓的生命损失。
我觉得这才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记者:最后一个问题,谈谈大谷电子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
赖荣杰:一个市场的形成,不是单一一家企业去炒作就能起来的,而是要大家相互打架,都去炒作才能成功。
就好比,2009年我开始做服务机器人的时候,只能为高校做设计,在2014年,服务机器人的概念很多人还是没法接受。突然今年2月份开始,大家一窝蜂的炒作,一下子把服务机器人炒火了。
而我已经发现在这波炒作的气氛下,一些小厂根本就没办法存活。
所以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我们还是会主推教育机器人。
至于服务机器人,我们会去做特种机器人,比如:救火车、农业喷洒等,农民必须要带很多面具才不会中毒,可以用我们AGV小车进去喷洒。这是我们未来会开发的项目。
至于智能小管家机器人是在这个热潮下推出来的,估计两三年后会消退,所以在智能家居这块,就不会用心去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