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企业进军工业机器人产业。上周,均胜电子旗下的德国普瑞公司以1430万欧元并购瑞士Feintool公司持有的专业机器人制造商IMA公司100%股权和相关知识产权。这也标志着均胜电子发展工业机器人的战略进入到实施阶段。
2013年国内“机器换人”300亿规模
无论是均胜电子,还是大正电子、慈星股份,其发展工业机器人项目,都不约而同地瞄准了当前在国内广泛开展的“机器换人”工程。经济学者、深圳市金模整合营销顾问有限公司执行总裁罗百辉表示,2013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容量超过300亿元,由于机器换人工程的推进,2014年将成为中国工业机器人元年。
拓野机器人执行总裁凌琳表示,浙江有企业看上了公司最新研发成功的机器人,一次性购买了20台抛光机器人,可以节省60个人工操作,而未来5年浙江的机器换人工程,每年实施5000个机器换人项目,实现5000亿元机器换人投资,这无疑是拓野机器人的最大商机。
“目前全球面临着制造模式的变革,对于中国而言,制造业正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人口红利的消失、劳动力短缺、劳动力成本的急剧上升、对资源和环境的掠夺性使用等,导致中国制造模式和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急需转型和升级。同时,欧美对高端制造的垄断,低端制造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转移,这些现实因素也倒逼中国制造模式快速变革。而机器人技术和功能、性能的快速提升,机器人价格的大幅下降,也使得机器人大批量替代人具备了技术可行性和市场可行性。此外,中国上万亿的巨大市场空间也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市场支撑。”罗百辉说,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不少城市已经开始“机器换人”计划,而拓野机器人公司在产业布局上构建“南北两翼齐飞战略”也正基于此。中国现在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产销国家,未来10年将是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和制造模式变革的黄金期。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的市场将达到万亿规模,中国应抓住这次新工业革命的机遇,大力发展中国的机器人产业,同时利用机器人实现制造模式的变革,完成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相信拓野机器人不会错过这十几年的“黄金期”, 将依靠积累雄厚的当家技术,依靠拥有国际化、战略化层次和高层管理者,通过高起点的自主研发及产业化实施站在行业的顶端,做驱动中国制造模式变革的责任者和引领者。
在今年6月初举行的德国慕尼黑机器人及自动化技术博览会上,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最新全球机器人统计数据,2013年中国企业共买入36560台工业机器人,占全球销售量的五分之一,同比增幅达60%,取代日本成为世界最大机器人买家。
上周,均胜电子旗下的德国普瑞公司以1430万欧元并购瑞士Feintool公司持有的专业机器人制造商IMA公司100%股权和相关知识产权。这也标志着均胜电子发展工业机器人的战略进入到实施阶段。
在宁波,瞄准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并不仅仅只有均胜。慈星股份、韵升股份、大正电子、伟立公司等一批公司均推出了服务于相关行业的工业机器人产品。一个集计算机、控制论、人工智能、信息与传感技术等于一体的工业机器人产业,正在宁波装备制造业兴起,成为面向未来的新兴高科技产业。
工业机器人产业在宁波兴起
工业机器人听上去似乎有点遥不可及,但令人自豪的是,宁波人已经开始制造这种产品了。“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制造是当前国内装备行业的一大热点。宁波在这方面也处于相对领先的位置。”韵升集团办公室主任王科登表示。
作为国内磁性材料和机电伺服系统研发制造方面的龙头企业,韵升也把工业机器人作为未来产业升级发展的可选择产业之一。“我们已经注册了公司,研发工作也正在推进,但还没有形成产业化的产品推向市场。”王科登表示。
相比于韵升尚未有产品上市的“淡定”,上市公司均胜电子和慈星股份则表现出了迫不及待的热情。均胜电子宣布旗下子公司德国普瑞在6月17日以1430万欧元购买瑞士Feintool公司持有的IMA公司100%股权和相关知识产权,从而将IMA公司这家全球著名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公司纳入麾下。
与财大气粗、挥舞资本的均胜电子不同的是,慈星股份通过技术联合进军该产业。今年2月28日,慈星股份与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合资组建宁波慈星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以开展埃夫特工业机器人的系统集成和销售业务。其中慈星股份出资800万元,占比80%,埃夫特出资200万元,占比20%。
据介绍,除了这三家企业之外,宁波已有大正电子、伟立公司、摩科公司、广强公司、美德科技等10多家企业纷纷进入工业机器人产业,研发、制造和销售各类工业机器人产品。
机器人产品贴近行业需求
宁波企业进军工业机器人产业,其所服务的行业也十分贴合当前市场的需求。
慈星股份是国内横机产业的领头羊,其所研发的工业机器人产品也为服装制造行业服务。据慈星股份董事长孙平范介绍,慈星股份已成功研发出了全球首创机器人智能对目缝合系统。“这套系统可以将毛衫门襟、领子的缝合效率提高300%,实现了毛衫缝合工序的自动化,解决了行业性难题。”
均胜电子则在其擅长的汽车制造业研发工业机器人产品。均胜电子的工业机器人项目主要是向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提供的,该机器人的最大特点就是高度的标准化以及十分便捷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其工业机器人已经成功地运用到切割、焊接、装配等行业,都已经具有成熟的质量技术和完善的服务体系。去年均胜电子工业机器人项目的销售额约为2.4亿元人民币。
机器人是制造业自动化改造的重头宁波大正电子的工业机器人项目则把产品定位在家电、机械、数控机床等领域,专门研发该领域的工业机械手和成套设备。
“预计中国机器人市场未来10~20年均增长率为20%~30%。机器人是制造业自动化改造的重头。到2020年,机器人市场容量超过1万亿元,占总的工业自动化改造费用估算量的70%,市场潜力十分巨大;其中焊接、搬运两类机器人应用集中了70%市场份额。”罗百辉分析称,在未来10年,机器人行业是一个看不到天花板的行业。中国目前已是全球最大机器人市场,在汽车机器人领域需求尤其强劲。除汽车行业之外,机床加工、建筑、计算机、通信等正成为机器人新的需求增长点。